青岛市林地保护管理规定
青岛市政府令〔2004〕165号 2004年5月1日实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维护生态安全,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巩固和发展植树造林绿化成果,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林地,是指林业用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林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城市绿化用地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青岛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市、区(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职权负责对辖区内的林地实施保护、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 计划、城建、规划、国土资源、财政、物价、环境保护、公安、交通、铁路、农业、水利、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对林地的保护管理。
第六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依法实行林地权属登记制度,核发林权证,确认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依法登记的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林地权属登记的具体工作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需要变更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更换林权证。
第二章 保护与占用征用
第七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计划、规划、国土资源、农业、水利等部门共同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八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违法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沙、采土;
(二)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地砍柴、放牧;
(三)违反技术规程采种、掘根、剥树皮及修枝;
(四)林区野外用火、燃放鞭炮、烧纸、设置墓地;
(五)毁坏和擅自移动为林业服务的标志;
(六)其他毁坏林地、林木的行为。
第九条 对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林区,可以建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有审批权的机关批准。
经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由所在区(市)人民政府设立界桩、界标。
自然保护区的林地禁止改作他用。自然保护区内的林木严禁进行生产性采伐。进行抚育间伐和次生林改造的,必须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条 使用林地单位必须依法履行保护林地及其资源的义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与林地使用单位签订林地保护协议,明确保护责任。
第十一条 勘查、开采矿藏和进行工程建设等活动,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用地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纳税并预交森林植被恢复费,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或者征用林地,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
第十二条 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临时占用除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以外的其他林地面积2公顷以下的,由所在区(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临时占用除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以外的其他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10公顷以下的,由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临时占用防护林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和临时占用10公顷以上其他林地的,由市和区(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按规定程序报批。
临时占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不得在林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占用期满后,用地单位必须按规定恢复林业生产条件。
临时占用林地单位取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临时占用林地同意书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到国土资源及有关部门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
第十三条 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由市、区(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权限审批;修筑其他工程设施,需要将林地转为非林业建设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林地征占用和建设用地手续。
第十四条 占用、征用林地或者临时占用林地,用地单位应当填写《使用林地申请表》,同时提供下列材料:
(一)占用征用林地的建设单位法人证明;
(二)项目批准文件;
(三)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林权证书等权属证明材料;
(四)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五)与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单位签订的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协议。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用地单位提出的申请,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或审批意见。需要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或审批的,应逐级在《使用林地申请表》上签署审查意见后,将全部材料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或审批;经审核不予同意或批准的,应当在《使用林地申请表》上明确记载不同意的理由,并在10日内将申请材料退还申请用地单位。
第十五条 对下列林地实行特别保护管理,除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及公益性建设项目外,不得占用或者征用;林地内的林木除进行抚育间伐、次生林改造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外,禁止移植和其他采伐。
(一)特种用途林地;
(二)区(市)以上生态公益林地;
(三)重点水源涵养林地;
(四)铁路、公路、旅游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林地;
(五)市级以上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林地;
(六)25度坡以上退耕还林地;
(七)珍贵野生动物繁殖生息林地和其他自然保护区林地。
第十六条 采伐已经批准占用或者征用林地上的林木时,应当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林木采伐许可证后方可采伐。
第三章 林地利用
第十七条 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林地经营管理单位可以按规划在不损毁林木、不危害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开展林地利用工作,提高林地资源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林地利用,可以采取出租、转让、继承、抵押、拍卖、股份制经营、集体管护、承包管护、认养等形式面向国内外开展林地资源增殖性开发。
进行林地利用,必须经过可行性论证和林业资源资产评估。
第十八条 林地利用,可以由林地经营管理单位或个人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合作进行,合作各方必须签订合作利用合同,规定保护林地及其资源的责任、义务和利益分配等事项。
第十九条 从事林地经营管理、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每年从林地利用所获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造林绿化和林地、林木管护。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 有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表彰、奖励:
(一)制止或检举破坏林地及其资源行为有功的;
(二)林地资源增殖性开发成效显著的;
(三)在林地及其资源保护、利用方面有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
(四)保护林地及其资源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二十一条 违法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沙、采土或者违反技术规程采种、掘根、剥树皮及修枝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补种毁坏株数1倍至3倍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1倍至3倍的罚款。
擅自开垦林地,对林木未造成毁坏或者被开垦的林地上没有林木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可以按非法开垦林地每平方米处以1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法赔偿损失,补种毁坏株数1倍至3倍的树木。
第二十三条 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第二十四条 毁坏或者擅自移动林业服务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逾期不恢复原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第二十五条 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由区(市)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按改变用途林地每平方米处以10元至30元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以出租、转让、抵押、拍卖、股份制经营、承包管护等方式进行林地利用,其林业资源资产未进行评估的,属于国有的,由国有资产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属于集体所有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林地资源资产损毁、流失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八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林地保护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国防建设和部队军事活动需要占用、征用非军地产范围林地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部队非军事活动需要占用、征用非军地产范围林地的,执行本规定。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